扫一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易地扶贫和异地扶贫解读
发布日期:2022-06-21 作者: 来源:

虽然易地扶贫和异地扶贫都是将不宜居住地区的贫困人民安置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易地扶贫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而异地扶贫是指将居住在不宜居住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在本村以外自然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因此,易地扶贫包含了异地扶贫,前者是将群众安置在所在村以外的地方,而后者则是将群众安置在所在村辖区内适宜居住的地方。从项目组织实施部门和搬迁补助政策方面看,易地扶贫搬迁是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简称,是由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实施;而异地扶贫则是扶贫移民异地搬迁项目的简称,是由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因此项目资金渠道和补助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国家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易地搬迁试点工程,共安排国债资金56亿元,搬迁120多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工程;“十三五”时期,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专项扶贫工程,目的是通过“挪穷窝”“换穷业”,实现“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2020年12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

“十四五”时期,新“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阶段性发展目标变化为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赋予了新内涵、新使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分区分类精准施策,聚焦“三区三州”等欠发达地区、大型安置区和少数民族搬迁群众,还有“老幼病残弱”等一些特殊群体,进一步完善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继续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提升完善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融入,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这样一个目标。

上一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解读《甘肃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相关政策
下一条:一图读懂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