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 进入适老模式
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实施路径与发展展望
发布日期:2025-04-23 作者: 来源:

以工代赈作为兼具“赈济”与“发展”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帮扶政策,核心在于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组织受赈济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并获取劳务报酬,实现“赈困”与“赋能”的有机统一。其中,村民自建模式是推动以工代赈政策落地的重要创新实践。通过构建“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机制,激发乡村建设内生动力,促使群众从“被动受益”向“主动建设”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展改革系统要秉承优良传统,提高政治站位,领会战略意图,做实基础工作,加强协同联动,敢于攻坚克难。依据国家政策导向和结合县市实际,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的重点实施路径如下:

一、项目实施流程:坚持群众主体,构建民主参与机制

坚守“赈”的初心,通过搭建“县级国企+村级劳务公司+当地群众”“乡镇人民政府+乡建公司+当地群众”等劳务组织新模式,释放以工代赈促就业、惠民生的叠加效应。在项目谋划阶段,遵循“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原则,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意愿,确保项目符合当地实际。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共同商讨确定项目建设初步方案。项目建设过程中,成立项目理事会,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负责务工人员选定、材料采购、财务管理等事宜。同时成立监事会,监督劳务报酬发放、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理事会下设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等,保障项目规范建设。

二、群众务工组织:聚焦重点群体,扩大就业覆盖

秉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原则,最大限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特别是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户及低收入群体,实现“就业增收”与“技能提升”双促进。在项目开工前,详细摸底务工需求,制定务工组织方案,明确岗位与薪酬,签订务工协议。开工后,严格按照方案组织群众务工,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三、劳务报酬发放:严格资金管理,确保精准到位

严格执行劳务报酬发放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在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中专章论证劳务报酬发放相关内容,明确发放金额与标准,并在项目概算中单独列支。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劳务报酬发放台账,采用银行卡或“一卡通”平台按月足额发放,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规范流程,将劳务报酬足额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既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又为群众搭建了就业增收平台,更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活力。未来,我州需持续深化政策创新,完善“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长效机制,让以工代赈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实现“建设一项工程、带动一方就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下一条: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