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县位于甘南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黄河第一弯曲部。全县土地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湿地面积达427.25万亩,占草原面积的32%,属于天然湿地系统内陆湿地类,湿地类型共四类,分别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淡水泉湿地,其中沼泽湿地分布最广,是湿地资源中的精华,湿地中泥炭干物质含量7.36亿吨,有机碳储量1405万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形态最原始、特征最明显、物种资源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黄河在县境内流程433公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占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面积的47%。黄河玛曲段增加的径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占黄河流域总径流量的六分之一,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和“中华水塔”,有“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玛曲”之说。因此玛曲湿地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补给乃至整个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少有的兼具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碳汇与碳储存、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湿沼旱化,地表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径流减小,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趋于萎缩,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湿地保护修复刻不容缓。2021年,在国家和省、州发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玛曲县落实重大区域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计划实施玛曲县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项目区位于阿万仓、曼日玛、欧拉镇及河曲马场。
按照“全面保护、重点修复”的原则,根据项目区湿地退化情况,从保护与修复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内容及规模,对重点沼泽湿地实施围栏保护7.5万亩,退化湿地植被恢复5万亩,沼泽植被恢复示范推广1万亩,退牧还湿7万亩,修建漫水坝8座,并开展培训及宣传。该项目于2021年11月5日开工建设,2022年7月底治理修复任务已全面完成。从监测结果来看,项目实施取得了预期效果,项目区湿地植被平均盖度达到了95%以上,对增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能力,稳定高寒湿地生态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筑牢黄河上游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区湿地退化程度开展了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持续巩固等措施。重度退化湿地采取人工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措施,通过鼠害防控、牧草种植、施肥等人工干预措施快速恢复湿地植被,采取季节性休牧等放牧管理措施进行自然恢复;中度退化湿地采取地表处理、施肥改善土壤结构、补充湿地土壤营养,促进牧草生长,播种垂穗披碱草、早熟禾牧草品种以达到快速修复、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和草群种类的目的;轻度退化湿地以保护现有原生自然环境为前提,针对放牧造成的项目区湿地环境退化,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当增加围栏封育等人工辅助生态修复措施。
下一步,玛曲县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巩固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果。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项目培训和宣传,动员广大牧民群众积极参与湿地资源保护,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氛围;二是加强退牧还湿区的监管,不断强化乡镇、村及牧户责任,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退牧还湿区“禁得了、稳得住”,通过休养生息使湿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三是继续加大项目后期监测监管力度,落实各方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区成效持续稳定;四是继续开展项目区成效监测,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客观反映项目实施成效,为后期项目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撑。